在新时代背景下,监督执纪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规范监督执纪行为,提高监督执纪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细则旨在明确监督执纪规范化流程,为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提供指导。
监督执纪概述
监督执纪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其目的在于通过监督、检查、调查等方式,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约束,确保其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监督执纪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问题线索管理、初步核实、立案审查、审理等。
监督执纪规范化流程
1、问题线索管理
(1)问题线索收集:通过信访举报、监督检查、专项整治等途径收集问题线索。
(2)问题线索分类: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进行分类,建立问题线索台账。
(3)问题线索处置:根据问题线索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谈话提醒、初步核实、暂存待查等方式进行处置。
2、初步核实
(1)制定初步核实方案:明确核实对象、内容、方式等。
(2)开展初步核实: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当事人等方式进行初步核实。
(3)形成初步核实报告:对核实情况进行书面报告。
3、立案审查
(1)立案决定:根据初步核实结果,决定是否需要立案。
(2)制定审查方案:明确审查目标、范围、方式等。
(3)开展审查工作:通过调查、谈话、取证等方式开展审查。
(4)形成审查报告:对审查情况进行书面报告。
4、审理
(1)审理准备:对审查报告、证据等材料进行梳理和分析。
(2)审理谈话:与被审查对象进行谈话,了解其意见和态度。
(3)提出处理意见:根据审理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监督执纪规范化流程细则的实施与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高度重视监督执纪规范化流程细则的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培训宣传: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提高其对监督执纪规范化流程细则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3、加强监督检查:对监督执纪规范化流程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建立问责机制:对在监督执纪工作中违反规范化流程细则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确保监督执纪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附则
1、本细则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负责解释。
2、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未尽事宜,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另行规定。
监督执纪规范化流程细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本细则,确保监督执纪工作规范、高效进行,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有力保障。
转载请注明来自醉美玉溪,本文标题:《监督执纪规范化流程详解,操作细则全解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